top
Loading...
NumPy 排序、條件刷選函數

NumPy 排序、條件刷選函數

NumPy 提供了多種排序的方法。 這些排序函數實現不同的排序算法,每個排序算法的特征在於執行速度,最壞情況性能,所需的工作空間和算法的穩定性。 下表顯示了三種排序算法的比較。

種類 速度 最壞情況 工作空間 穩定性
'quicksort'(快速排序) 1 O(n^2) 0
'mergesort'(歸併排序) 2 O(n*log(n)) ~n/2
'heapsort'(堆排序) 3 O(n*log(n)) 0

numpy.sort()

numpy.sort() 函數返回輸入數組的排序副本。函數格式如下:

numpy.sort(a, axis, kind, order)

參數說明:

  • a: 要排序的數組
  • axis: 沿著它排序數組的軸,如果沒有數組會被展開,沿著最後的軸排序, axis=0 按列排序,axis=1 按行排序
  • kind: 默認為'quicksort'(快速排序)
  • order: 如果數組包含字段,則是要排序的字段

實例

import numpy as np a = np.array([[3,7],[9,1]]) print ('我們的數組是:') print (a) print ('\n') print ('調用 sort() 函數:') print (np.sort(a)) print ('\n') print ('按列排序:') print (np.sort(a, axis = 0)) print ('\n') # 在 sort 函數中排序字段 dt = np.dtype([('name', 'S10'),('age', int)]) a = np.array([("raju",21),("anil",25),("ravi", 17), ("amar",27)], dtype = dt) print ('我們的數組是:') print (a) print ('\n') print ('按 name 排序:') print (np.sort(a, order = 'name'))

輸出結果為:

我們的數組是:
[[3 7]
 [9 1]]

調用 sort() 函數:
[[3 7]
 [1 9]]

按列排序:
[[3 1]
 [9 7]]

我們的數組是:
[(b'raju', 21) (b'anil', 25) (b'ravi', 17) (b'amar', 27)]

按 name 排序:
[(b'amar', 27) (b'anil', 25) (b'raju', 21) (b'ravi', 17)]

numpy.argsort()

numpy.argsort() 函數返回的是數組值從小到大的索引值。

實例

import numpy as np x = np.array([3, 1, 2]) print ('我們的數組是:') print (x) print ('\n') print ('對 x 調用 argsort() 函數:') y = np.argsort(x) print (y) print ('\n') print ('以排序後的順序重構原數組:') print (x[y]) print ('\n') print ('使用循環重構原數組:') for i in y: print (x[i], end=" ")

輸出結果為:

我們的數組是:
[3 1 2]

對 x 調用 argsort() 函數:
[1 2 0]

以排序後的順序重構原數組:
[1 2 3]

使用循環重構原數組
1 2 3

numpy.lexsort()

numpy.lexsort() 用於對多個序列進行排序。把它想象成對電子表格進行排序,每一列代表一個序列,排序時優先照顧靠後的列。

這里舉一個應用場景:小升初考試,重點班錄取學生按照總成績錄取。在總成績相同時,數學成績高的優先錄取,在總成績和數學成績都相同時,按照英語成績錄取…… 這里,總成績排在電子表格的最後一列,數學成績在倒數第二列,英語成績在倒數第三列。

實例

import numpy as np nm = ('raju','anil','ravi','amar') dv = ('f.y.', 's.y.', 's.y.', 'f.y.') ind = np.lexsort((dv,nm)) print ('調用 lexsort() 函數:') print (ind) print ('\n') print ('使用這個索引來獲取排序後的數據:') print ([nm[i] + ", " + dv[i] for i in ind])

輸出結果為:

調用 lexsort() 函數:
[3 1 0 2]

使用這個索引來獲取排序後的數據:
['amar, f.y.', 'anil, s.y.', 'raju, f.y.', 'ravi, s.y.']

上面傳入 np.lexsort 的是一個tuple,排序時首先排 nm,順序為:amar、anil、raju、ravi 。綜上排序結果為 [3 1 0 2]。

msort、sort_complex、partition、argpartition

函數描述
msort(a)數組按第一個軸排序,返回排序後的數組副本。np.msort(a) 相等於 np.sort(a, axis=0)。
sort_complex(a) 對復數按照先實部後虛部的順序進行排序。
partition(a, kth[, axis, kind, order]) 指定一個數,對數組進行分區
argpartition(a, kth[, axis, kind, order]) 可以通過關鍵字 kind 指定算法沿著指定軸對數組進行分區

復數排序:

>>> import numpy as np
>>> np.sort_complex([5, 3, 6, 2, 1])
array([ 1.+0.j,  2.+0.j,  3.+0.j,  5.+0.j,  6.+0.j])
>>>
>>> np.sort_complex([1 + 2j, 2 - 1j, 3 - 2j, 3 - 3j, 3 + 5j])
array([ 1.+2.j,  2.-1.j,  3.-3.j,  3.-2.j,  3.+5.j])

partition() 分區排序:

>>> a = np.array([3, 4, 2, 1])
>>> np.partition(a, 3)  # 將數組 a 中所有元素(包括重復元素)從小到大排列,比第3小的放在前面,大的放在後面
array([2, 1, 3, 4])
>>>
>>> np.partition(a, (1, 3)) # 小於 1 的在前面,大於 3 的在後面,1和3之間的在中間
array([1, 2, 3, 4])

找到數組的第 3 小(index=2)的值和第 2 大(index=-2)的值

>>> arr = np.array([46, 57, 23, 39, 1, 10, 0, 120])
>>> arr[np.argpartition(arr, 2)[2]]
10
>>> arr[np.argpartition(arr, -2)[-2]]
57

同時找到第 3 和第 4 小的值。注意這里,用 [2,3] 同時將第 3 和第 4 小的排序好,然後可以分別通過下標 [2] 和 [3] 取得。

>>> arr[np.argpartition(arr, [2,3])[2]]
10
>>> arr[np.argpartition(arr, [2,3])[3]]
23

numpy.argmax() 和 numpy.argmin()

numpy.argmax() 和 numpy.argmin()函數分別沿給定軸返回最大和最小元素的索引。

實例

import numpy as np a = np.array([[30,40,70],[80,20,10],[50,90,60]]) print ('我們的數組是:') print (a) print ('\n') print ('調用 argmax() 函數:') print (np.argmax(a)) print ('\n') print ('展開數組:') print (a.flatten()) print ('\n') print ('沿軸 0 的最大值索引:') maxindex = np.argmax(a, axis = 0) print (maxindex) print ('\n') print ('沿軸 1 的最大值索引:') maxindex = np.argmax(a, axis = 1) print (maxindex) print ('\n') print ('調用 argmin() 函數:') minindex = np.argmin(a) print (minindex) print ('\n') print ('展開數組中的最小值:') print (a.flatten()[minindex]) print ('\n') print ('沿軸 0 的最小值索引:') minindex = np.argmin(a, axis = 0) print (minindex) print ('\n') print ('沿軸 1 的最小值索引:') minindex = np.argmin(a, axis = 1) print (minindex)

輸出結果為:

我們的數組是:
[[30 40 70]
 [80 20 10]
 [50 90 60]]

調用 argmax() 函數:
7

展開數組:
[30 40 70 80 20 10 50 90 60]

沿軸 0 的最大值索引:
[1 2 0]

沿軸 1 的最大值索引:
[2 0 1]

調用 argmin() 函數:
5

展開數組中的最小值:
10

沿軸 0 的最小值索引:
[0 1 1]

沿軸 1 的最小值索引:
[0 2 0]

numpy.nonzero()

numpy.nonzero() 函數返回輸入數組中非零元素的索引。

實例

import numpy as np a = np.array([[30,40,0],[0,20,10],[50,0,60]]) print ('我們的數組是:') print (a) print ('\n') print ('調用 nonzero() 函數:') print (np.nonzero (a))

輸出結果為:

我們的數組是:
[[30 40  0]
 [ 0 20 10]
 [50  0 60]]

調用 nonzero() 函數:
(array([0, 0, 1, 1, 2, 2]), array([0, 1, 1, 2, 0, 2]))

numpy.where()

numpy.where() 函數返回輸入數組中滿足給定條件的元素的索引。

實例

import numpy as np x = np.arange(9.).reshape(3, 3) print ('我們的數組是:') print (x) print ( '大於 3 的元素的索引:') y = np.where(x > 3) print (y) print ('使用這些索引來獲取滿足條件的元素:') print (x[y])

輸出結果為:

我們的數組是:
[[0. 1. 2.]
 [3. 4. 5.]
 [6. 7. 8.]]
大於 3 的元素的索引:
(array([1, 1, 2, 2, 2]), array([1, 2, 0, 1, 2]))
使用這些索引來獲取滿足條件的元素:
[4. 5. 6. 7. 8.]

numpy.extract()

numpy.extract() 函數根據某個條件從數組中抽取元素,返回滿條件的元素。

實例

import numpy as np x = np.arange(9.).reshape(3, 3) print ('我們的數組是:') print (x) # 定義條件, 選擇偶數元素 condition = np.mod(x,2) == 0 print ('按元素的條件值:') print (condition) print ('使用條件提取元素:') print (np.extract(condition, x))

輸出結果為:

我們的數組是:
[[0. 1. 2.]
 [3. 4. 5.]
 [6. 7. 8.]]
按元素的條件值:
[[ True False  True]
 [False  True False]
 [ True False  True]]
使用條件提取元素:
[0. 2. 4. 6. 8.]
北斗有巢氏 有巢氏北斗